新葡萄官网入口
師資簡介

劉霄

發布日期:2021-01-10    浏覽次數:

劉霄,男,河北沙河人,山西師範大學戲劇戲曲學專業文學博士

工作經曆

2007年11月碩士畢業後進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工作,2010年9月考入山西師範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攻讀博士,2014年畢業後回原單位工作,2020年10月調入山西傳媒學院。

職務職稱

副教授

所授課程

中國傳統文化、戲劇概論等

榮譽稱号

山西省宣文系統第五批“四個一批人才”

科研課題

主持《“非遺”語境下地方戲曲資源的保護與傳承:以孝義皮影、木偶、碗碗腔為例》,2017年度山西省藝術科學規劃課題,編号:2017B01

主持《山西地方戲曲劇種保護現狀初探——基于國家級非遺項目及其代表性傳承人的分析》(項目編号:20202020B003),2020年度山西省藝術科學規劃課題

參與撰寫《中國戲曲文物志·戲台卷》,項目始于2006年,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,編号06BZS024結項證書編号:20130071,2015年9月三晉出版社

參與2015年《中國節日志》子課題《關公廟會志》調查,編号JRZ2014001,結項編号:JX2018004

論文

《山西省臨猗吉家營地台戲調查報告》2014年12月發表于《中華戲曲》第49輯

《平定縣柏井村大王廟祭祀習俗考》發于《山西檔案》雜志2014年第3期

《臨猗吉家營故事戲抄本考述》2014年6月發表于《戲劇文學》2014年第3期

《臨猗吉家營地台戲抄本考述》2014年4月發于《山西大同大學學報》2014年第2期

《吉家營地台戲起源初探》2014年6月發表于《長治學院學報》2014年第3期

《“趙氏孤兒”故事及戲劇在山西民間祭祀活動中的傳播》發于2016年6月《戲曲研究》第九十八輯

《關公祭祀與演劇之個案調查:以解州、常平、蚩尤村為例》《中華戲曲》第56輯

《“非遺”語境下地方戲曲資源的保護與傳承:以孝義皮影、木偶、碗碗腔為例》發表于《晉中學院學報》2018年5期

《一滴水中觀滄海:孝義皮影傳承人李世偉專訪》2017年9月《戲劇之家》第十七期

《挑簽弄影說戲人:孝義皮影傳承人梁全民專訪》2019年9月《山西檔案》第3期

《撐杆擎偶:孝義木偶戲傳承人武興口述訪談》20120年3月《戲劇之家》第3期

《山西地方戲曲劇種保護現狀初探——基于國家級非遺項目及其代表性傳承人的分析》《中華戲曲》第61輯

《從同源走向異流的民間文化——線腔傳統演出形态與藝術特色簡析》發于《藝術評鑒》2021年第22期

著作/教材

《從燈影班社到真人舞台:孝義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口述實錄》,文化藝術出版社,ISBN978-7 -5039-6404-6,2018年1月

《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》,文化藝術出版社,ISBN:978-7-5039-6211-0,2017年6月

參與撰寫《山西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名錄》(套裝上下冊),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,2009年6月

參與撰寫《山西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圖典》,山西出版集團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出版,2009年6月

參與撰寫《中國戲曲文物志·戲台卷》,項目始于2006年,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,編号06BZS024結項證書編号:20130071,2015年9月三晉出版社

參與撰寫《山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圖典》,山西出版集團山西三晉出版社出版出版,2016年9月

參與撰寫《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地圖集》,陝西地圖出版社,2016年7月

參與撰寫《淳風厚藴:山西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圖典》,商務印刷館出版,2016年10月

參與撰寫《山西民間故事大系》,商務印刷館,2016年8月

上一篇
下一篇
Baidu
sogou